欢迎访问大学官方网站!

弘扬科学家精神 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

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简单而言就是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主席等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家精神做过许多精辟论述。

2019年5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里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对科学家精神最好的诠释。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了深入阐释,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年5月30日,中国科协召开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争先、自立自强的时代主题和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初心使命,以创新、创业、创造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 16版)主题文章: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指出科学家精神入选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46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全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求对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应与时事互文,加强全媒体传播,从而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科学家精神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学家的越界或不端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从陈进芯片造假到韩春雨撤稿事件,由于寻租空间的增大,科学家越来越失去自我。只强调科学精神似乎显得空洞遥远,我们需要有更直接的约束力,让科学家回归到科学中来。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饱受诟病但又难以革除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专项行动。这是科学家不忘初心的举措,是时代呼喊的强音。

1.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之魂,也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热爱祖国的人,才拥有完整人格。没有人格,“学问”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没有人格,也不可能有真“学问”。这就是人格与学问之间深刻的辩证法。追求知识和真理是中国科学家的初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亦是中国科学家的初心。在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就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信念在攻坚克难中铸就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生活。但他清楚地知道,美国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祖国才是他的家园。为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1955年9月,钱学森突破重重困难,登上了归国的航船。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他一生践行的信念。

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号召,像钱学森、王希季一样,许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爱国是最高的道德,报国是最大的成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生动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他们的一生追求与祖国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事业,因自觉与国家需要和民族命运相结合而倍显光辉。

2.创新精神是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禀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近500年来,世界科学中心的几次转移,无不记载于人类敢于争先、勇立潮头的拼搏史之中。19世纪之所以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发现创造性地通过技术应用第一次走出书斋和实验室,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面对日趋激烈、关乎国运的世界高新科技竞争,抢占制高点,布局于长远,是当代中国科学家的时代担当。面向未来,中国科学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同时,科学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创新提供宽松社会氛围。

我们说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就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在一间仅有6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让人类距离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世界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称赞道:“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行走。”

时光跨越几十载,爱国、创新的精神代代相传。古基因组学是个新学科,为了紧跟国际前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直面挑战,组建起一支国际化团队。她带领团队主导的研究,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成为古DNA学科不可忽视的力量。

创新既是科研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到量子计算机,从汉字激光照排到载人航天,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上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无不说明我国具有强大的创新底蕴和实力。

创新意味着攻坚克难。过去,敢为天下先、勇闯“无人区”的实践,让我们收获了创新的自信和勇气,铸就了勇攀高峰的信念。如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是科技工作者实干报国、奋斗圆梦的根本途径。家国情怀与科技强国实践相融合,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争先,科技工作者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在创新中建功立业,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3.求实精神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科学是面对未知的无尽的探索,是揭开自然“面纱”的较真较劲。没有不变的发现模式,也没有恒定的预期路径,不变的只有对客观真理的不断探求和追寻。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新时代科学家秉持求实精神,就是要永葆好奇之心,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敢于怀疑,大胆挑战;同时,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客观诚信,不浮躁求成,不急功近利。弘扬求实精神,还要坚持立德为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涉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时,不得突破伦理和法律的底线。

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品质在潜心研究中升华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唯实唯真是立足之本。

钱三强做出原子三分裂的实验报告前,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1946年11月18日,钱三强领导研究小组提出原子核裂变可能一分为三。这一观点很快引起国际关注。紧接着,钱三强夫妇提出原子存在四分裂的可能性。

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的老师、瑞典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曾断言:“总鳍鱼类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祖先。”这个结论一度被写进教科书。然而,张弥曼在还原“杨氏鱼”后发现:老师错了。她的较真,推动了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这段“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科学史话,擦亮了“求实”这一科学家应有的精神底色。

4.奉献精神成就科学家高尚人格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数十年走完了西方一两百年的科技发展之路,描绘出无愧于时代的科技创新版图,这得益于中国科学家甘坐冷板凳、甘于无私奉献。相比于单纯的才智成就,奉献精神是更为宝贵的道德品质,是支撑起站得住脚的科学成就的精神力量。只有弘扬奉献精神,才能“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意味着坚持解放思想,不迷信学术权威。这既是科研的态度,也是潜心研究的高尚品格。屠呦呦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无数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不断筛选、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发现青蒿素。正是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追求,立德为先、诚信为本的底色,老一辈科学家脚踏实地,做出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卓越的品格随之升华。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只有静心笃志,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甘于奉献,才能创造出一流科研成果。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不畏困难、不慕虚荣,为科学事业舍身探索,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犹如一座座丰碑,令人敬仰。

邓稼先接受研制核弹重任后,他的名字连同身影都不复存在,直到1986年临终前,他的身份才被披露;黄旭华一“潜”30年,为研制核潜艇不得不亏欠亲情;黄大年“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用生命开拓中国的地球深部探测事业……

当前,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更加需要弘扬求实、奉献的精神,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论是从事基础研究,瞄准世界一流,还是从事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都更加需要科学家们甘坐冷板凳,淡泊名利,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5.协同精神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之必需。纵观人类科技史,不难发现,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所处的时代,主要是科学家个人探索的时代;17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的先后成立为标志,科学研究的建制化时代来临;工业革命之后,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家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科学家之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甚至国家政府之间的团队合作、集体攻关成为时代潮流。这就需要跨界融合、协作互利的新思维。中国科学家应弘扬协同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进程,培养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集智攻关、甘为人梯的自觉在接力奋斗中凝结

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融合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是大科学时代的必然趋势。

协同是我国科学界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历史。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就难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科技发展的奇迹。

完成第一颗原子弹试验,集中了26个部门、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智慧;

标志着“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的《中国植物志》出版工作,前后4代科学家接力,由80多家单位、300多位作者,历时近50年完成;

研发新冠病毒疫苗,我国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工艺设计、保护性评价、动物模型、临床试验等多环节科研人员的紧密配合。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中国天眼”工程等,无一不是团队联合攻关,群策群力的智慧结晶。

协同应坚持全球视野,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我国与欧空局、阿根廷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测控领域协同合作;中国空间站任务中,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入选首批科学实验项目。迎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更应顺势而为,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6.育人精神关乎科技事业长远发展。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教学相长的过程。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魅力和胸怀以及年轻人的努力和超越,对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派的发展至为关键。对新时代中国科学家来说,要身先士卒、慧眼识英、奖掖后学,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对年轻科技人才来说,要立鸿鹄志、严谨求实、敢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拾级而上、登高望远。

1950年,华罗庚到中山大学做学术报告,慧眼识珠,发现了陆启铿[kēng]。此后,华罗庚亲自致信多次协调,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陆启铿不负华罗庚的指导和期待,在多复变函数论研究上硕果频出:1958年至1959年间,华罗庚与陆启铿建立起了典型域上的调和函数理论。两位数学家相互成就的故事,书写了我国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和华罗庚一样,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既是科研事业开拓者,又是提携后学的领路人。站在三尺讲台,黄大年对求知若渴的青年才俊倾囊相授,为了让学生们做好研究,他自掏腰包,给班上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中科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永根,在罹患重症之际,捐出毕生积蓄,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科学事业的未来属于年轻人。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活水涌流、基业长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