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陕教技办〔2025〕5号),现就做好202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重点
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培养青年教师,稳定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提升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采取自由探索+有组织科研的方式,重点支持:
1.瞄准科学前沿问题,对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基础研究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着力解决区域、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难题的应用研究项目。
2.围绕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支撑科学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改进,能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研究项目。
二、项目类型和申报方式
(一)项目类别
2025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共分为五类:
1. 一般专项项目:主要资助省属高校在职青年科技人员和教师自由探索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类。
2. 重点项目:主要资助以省教育厅建设的相关科研平台为依托,与平台研究方向一致的研究项目。分为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等五类。
3. 服务地方专项项目:主要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相关度高,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发、已完成实验室试验研究,经培育后可在陕西转化实施的项目,及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和管理的研究项目。包括产业化培育项目、政企联合资助项目(分企业专项和医药卫生专项)、教育管理专项三类。
其中,产业化培育项目不设申报指南,自由申报;政企联合资助项目面向所有陕西高校,由申报人根据发布的申报指南申报;教育管理专项由省教育厅机关各(部)处室根据职能业务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需求,遴选确定。
4. 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主要资助以已经通过验收或正在建设期内的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为依托,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研究项目。
5.基础研究院项目:委托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和陕西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组织申报和评审工作。(另行通知)
(二)申报数量和方式
1.一般专项项目。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35岁,本年度一般专项项目设立申报指南(见附件1),重点支持聚焦指南中所述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的项目。我校人文社科专项指标6项,自然科学专项指标17项,届时根据申报总体情况组织校内评审,学校择优推荐,提交教育厅评审。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经费不超过1万元/项,自然科学专项项目经费不超过2万元/项。
一般专项项目支持我校新入职教师进行申报,已主持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教师不再支持。
2.重点项目。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5岁;由所在科研平台根据发展规划组织申报,每个科研平台择优推荐1项。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该为依托申报的科研平台成员。2025年度重点项目可依托科研平台清单(见附件4)。
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经费不超过2万元/项,智库内涵建设项目经费不超过3万元/项,重点实验室项目经费不超过4万元/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经费不超过4万元/项。
3.服务地方专项项目。
(1)产业化培育项目。该类项目重点资助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相关度高,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发、已完成实验室试验研究,经培育后可在陕西转化实施的项目。项目申报要求必须有和企业实质性合作合同,且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岁。项目管理需要设置技术经理人,不超过2人。由个人申请,学校择优推荐2项。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10万元/项。
(2)政企联合资助项目。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55岁;高校按照企业发布的申报指南(见附件6、附件7),对接企业需求,实施揭榜挂帅。
其中,企业专项项目经费不超过10万元/项。本年度增设医药卫生专项,项目经费10-20万元/项,该类项目面向所有高校及附属医院,附属医院通过高校统一推荐申报,优先支持院校对所申报项目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资金、政策、人员和场地等条件支持的项目。
(3)教育管理专项项目。该类项目由委厅机关各处室根据业务需求,遴选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成果形式和项目承担人。该类项目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
4.青年创新团队项目。该类项目要求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5岁,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该为该团队成员,每个团队限报1项,第二批验收结果为延期验收的团队暂停本年度申报该类项目资格。前两批验收结果为通过和正在建设期内的团队,哲学社科类团队项目经费不超过2万元/项,自然科学类团队项目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2025年度可申报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清单(见附件9)。
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项目须符合有关保密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要求。
(二)申报项目原则上应受过学校科研基金的资助,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思路清楚,人员组成合理,研究方法科学,未来产出可期。
承担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的项目组前三人(尚未结题)和曾经撤项(或终止)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2025年度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四)有应结未结和被终止项目(纵向和横向)的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申请2025年度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五)本年度最多只能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1项,项目组成员参与项目数最多不超过3项。
(六)禁止同一项目申报多个不同类别项目,或多头申报其他部门设立的项目。
(七)违反相关要求,申报信息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立项资格。
四、项目申报预期成果要求
(一)一般专项项目
论文≥1篇,论文+其他成果≥2项(其中高水平论文≥1篇)、研究报告1份。
(二)服务地方专项项目
1、产业化培育项目:论文≥2篇,,论文+其他成果≥5项(其中高水平论文≥2篇)、研究报告1份。要有明确的技术指标;
2、政企联合资助项目:以发布的指南技术指标为准;
3、教育管理专项:以发布的指南技术指标为准。
(三)重点项目
1、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论文≥1篇,论文+其他成果≥3项(其中高水平论文≥1篇)、研究报告1份;
2、智库内涵建设项目:咨询报告必填且≥1篇,咨询报告+其他成果≥3项(其中高水平论文≥1篇)、研究报告1份;
3、重点实验室项目:论文≥2篇,论文+其他成果≥3项(其中高水平论文≥2篇),要有明确的技术指标,研究报告1份。
4、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论文≥2篇,论文+其他成果≥3项(其中高水平论文≥2篇),要有明确的技术指标,研究报告1份。
注意事项:本年度申报系统对各类项目的预期成果类型及数量已进行设置,若通知中预期成果要求与系统设定不符,请以系统设定要求为准。
五、申报时间及材料报送要求
(一)网络申报
2025年度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使用“陕西教育科研综合管理系统”(登录地址:http://kygl.sneducloud.com/),所有申报项目均实行网上在线申报。
(二)纸质申报材料
1.所有项目纸质申请书必须由系统生成,各类项目申请书与可行性报告装订在一起。
2.一般专项项目、服务地方专项项目的纸质材料(一式三份)由各单位科研秘书于8月23日12时之前统一报送至科研院,同时报送各单位《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5)1份及汇总表电子版。预览版申请书中“成员签字”“系、所审查意见”暂空。待项目评审、公示通过后,申请人于2025年8月29日12前完成系统提交,2025年9月5日12时前由科研秘书统一报送系统生成的申报材料(带“正式申报材料”水印)一式1份至科研院,逾期不予受理。“成员签字”“系、所审查意见”需填写完整。
3.重点项目、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经所在平台及团队负责人推荐,申请人于2025年8月29日12前完成系统提交,2025年9月5日12时前由各平台及团队联络员统一报送学校审核通过的《申请材料》(带“正式申报材料”水印,一式1份)和《******(平台或团队名称)申报2025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推荐表》(附件11)(一式1份,平台及团队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至科研院,逾期不予受理。“成员签字”“系、所审查意见”需填写完整。
4.各单位科研秘书于9月5日12时之前统一将《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12)发送至科研院相关科室。
六、其它说明
(一)2024年度以前已获批教育厅项目的教师在2025年项目申报时继续使用原有帐号和密码,如申报人忘记密码,请自行联系科研院重置。首次申请或之前申请未获批的教师,请联系所在院(部)科研秘书索取账号。
(二)此次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申报。请申报人及各单位按时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七、联系方式
(一)自然科学专项、重点实验室项目、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青年创新团队(自然科学类)、服务地方专项项目:
联系人:科研院综合科 界璐 电话:83169205
邮箱:495111858@qq com
材料受理地点:临潼校区行政楼304室
(二)人文社科专项、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青年创新团队(人文社科类):
联系人:科研院人文科 王立 电话:81369206
邮箱:627650867@qq.com
材料受理地点:临潼校区行政楼305室
(三)政企联合资助项目-秦创原总窗口专项:
联系人:大学科技园 张弓 电话:83239075
材料受理地点:金花校区科二楼503室
教育厅申报系统技术支持电话:029-87669498
科技研究院 大学科技园
202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