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根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管理办公室《2025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指南公告》精神,现就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25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对标先行示范,坚持目标引领,深化改革攻坚,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行稳致远”导向,紧紧围绕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打造”奋斗目标,聚焦西安“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深化供给改善与需求挖掘联动机制改革,深化经济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机制改革,深化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机制改革,深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机制改革,深化发展和安全协同机制改革”等“六个深化改革”内容进行课题设计,使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有机结合,为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使哲学社会科学“软科学”成为西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
《2025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针对西安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向西安地区属地高校、科研机构及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征集选题,通过学科分类、整理、合并、专家遴选等方式进行筛选,并经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领导小组审议,共确定了130个项目指南。
二、申报要求
1.2025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实行限报,我校申报指标为30项。
2.选题必须符合《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指南》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申请人可以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并在汇总表中明确填写学科分类及指南题目,并只填一项。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问题指向的申请不予受理。
3.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开展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研究;鼓励学者之间、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开展联合攻关。项目负责人的研究专长及前期成果必须与所申报项目的学科一致。
4.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可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5.具有主持项目研究能力的中级职称人员,须有两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推荐,方能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6.提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人员联合申报,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成果突出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7.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未结项者或者未通过评审者不得申报;名下现有超期项目、延期项目的人员不得申报;5年以内主持立的科研项目(以立项证书时间为准)被撤项、被终止处理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8.申请人作为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不能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其他项目申报。项目主要参与人最多可参与两个项目申报。
9.鼓励3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三、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者按要求填写《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申请书》(简称《立项申请书》)及《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论证活页》(简称《论证活页》)。《立项申请书》和《论证活页》须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本人签名。申报时须提交《立项申请书》一式2份、《论证活页》一式4份及,《汇总表》(无需打印)。申报人须严格按照指南学科分类、指南题目、研究类型填写,不得随意填写,否则不予受理。
2.各单位要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汇总并准确填写《汇总表》,而后将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注:电子版材料以原格式为准,无需转化为PDF格式。)收齐后统一报科研院审核。科研院不接受个人提交申报材料。
3.申报项目电子版汇总要求:
一级文件包:学院名称
例:管理学院
二级文件包:项目主持人姓名
例:张三
二级文件包内包含3个文档:
项目主持人姓名: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主持人姓名: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论证活页
项目主持人姓名: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申报汇总表
4.项目申报时间截止2025年4月1日上午12时,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王立
联系电话:81369206 联系QQ:627650857
受理邮箱:627650857@qq.com
受理地点:临潼校区行政楼科研院人文科(305室)
附件:
1.2025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指南;
2.申请书;
3.论证活页;
4.汇总表。
科技研究院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