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院(部):
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的通知》(陕教技办〔2022〕6号)要求,现就做好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与资助重点
(一)资助重点
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培养青年教师,稳定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提升陕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重点支持:
1.瞄准科学前沿问题,对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基础研究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着力解决区域、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难题的应用型研究项目。
2.围绕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支撑科学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改进,能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研究项目。
(二)项目类别及资助金额
202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共分为四类:
1.一般专项项目:分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类。主要资助高校在职青年科技人员和教师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金额每项不超过1万元,自然科学项目资助金额每项不超过2万元。
2.重点项目:主要资助以科研平台为依托,与平台研究方向一致的项目。分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智库内涵建设项目、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每项不超过2万元、重点实验室项目每项不超过5万元、智库内涵建设项目每项不超过3万元,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每项不超过10万元。
3.服务地方专项项目:主要资助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发、已完成实验室试验研究,经培育后可在陕西省转化实施的项目。
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4.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主要资助已获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
每个项目不超过5万元。
二、申报数量及要求
(一)一般专项项目
我校人文社科专项指标6项,自然科学专项指标16项,届时根据申报总体情况组织校内评审,学校择优推荐,列出推荐顺序,提交教育厅评审。
(二)重点项目
以我校现有科研平台(见附件1)为依托,面向全校公开征集。每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高校新型智库、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不超过5项,原则上每个平台开放申报的课题数不低于该平台总申报数的三分之一。由所在科研平台组织申报,学校择优推荐,列出推荐顺序。
(三)服务地方专项项目
申报数量不限,由个人申请,学校择优推荐。
本年度省教育厅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院设立“政企联合资助项目”若干,申报指南见附件2。
(四)青年创新团队项目
以我校现有青年创新团队(见附件1)为依托,每个团队可申报1项,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是所在团队成员,由所在团队组织申报,学校推荐,省教育厅审定后确定立项计划。
三、资助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项目须符合有关保密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要求。
(二)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以支持培养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项目申报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年龄需符合以下要求:一般专项项目申报人年龄小于35岁;重点研究项目、服务地方专项项目和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年龄小于45岁。
(三)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应受过学校科研基金的资助,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思路清楚,人员组成合理,研究方法科学,未来产出可期。
(四)承担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的项目组前三人和曾经撤项(或终止)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2022年度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五)项目负责人本年度最多只能申报1项计划项目,项目成员参与项目数最多不超过3项。
(六)禁止同一项目申报多个不同类别项目,或多头申报其他部门设立的项目。
(七)各申报单位要做好申请项目的查新和筛选工作。坚持原始创新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避免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研究,严格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八)违反相关要求,申报信息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立项资格。
四、项目申报预期成果要求
(一)一般专项项目
成果总数不少于2项(其中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篇)、研究报告1份。
(二)服务地方专项项目
成果总数不少于5项(其中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篇)、研究报告1份。要有明确的技术指标。
(三)重点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成果总数不少于3项(其中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篇);重点实验室项目成果总数不少于3项(其中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篇);智库内涵建设项目成果总数不少于3项(其中咨询报告不少于1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成果总数不少于5项(其中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篇),要有明确的技术指标。研究报告1份。
(四)青年创新团队项目
成果总数不少于4项(其中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篇),要有明确的技术指标。研究报告1份。
(四)其他要求
著作(独著)可视为2篇论文。
五、申报时间及材料申报要求
(一)网络申报
2022年度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申报使用“陕西教育科研综合管理系统”(网址http://kygl.sneducloud.com/),所有申报项目均实行网上在线申报。
各类项目在系统中的填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22年4月25日16时,申报人点击“保存”,不要“提交”。
(二)纸质申报材料
1.所有项目纸质申请书必须由系统生成。各类项目申报材料均一式5份,申请书与可行性报告装订在一起。“成员签字”“系、所审查意见”暂空。
2.一般专项项目、重点项目、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的纸质材料由各单位科研秘书(科研平台指定联络人员)于4月25日16时之前统一报送至科技处,同时报送各单位《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1份及汇总表电子版。
3.服务地方专项项目申报材料(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查新报告、合同书、企业应用证明等)一式2份,由申请人本人于2022年5月6日报送科技处。
六、其它说明
(一)2021年度以前已获批教育厅项目的教师在2022年项目申报时继续使用原有帐号和密码,如申报人忘记密码,请自行联系科技处重置。首次申请或之前申请未获批的教师,请联系所在院(部)科研秘书索取账号。
(二)评审、公示通过的所有项目的纸质材料统一一式2份,于2022年5月6日由科研秘书统一报送科技处。“成员签字”“系、所审查意见”需填写完整。
(三)此次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申报。请申报人及各单位按时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未尽事宜,请及时联系科技处。
联 系 人:人文科 王立
科研科 界璐
联系电话:82330070
受理地点:金花校区主楼一楼1032室
教育厅申报系统技术支持电话:87669498
附件:
1.重点项目、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申报可依托的科研平台一览表;
2.2022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中国电建西北院“政企联合资助项目”指南;
3.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
4.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5.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6: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新型智库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7.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创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8.服务地方专项(产业化培育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
9.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1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处
2022年4月11日